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精准“滴灌”
政策新工具激发市场活力,全方位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
作为人民银行加大宏观调控强度的结构性政策之一,“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这项新的政策工具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进行金融“精准滴灌”,进一步助推激发市场活力,有效筑牢民生根基。
再贷款政策扩容升级
引导金融机构对消费重点领域进行低成本资金支持,是近年来有关部门持续推动落实消费促进政策的一个重要发力点。
202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开展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工作。根据安排,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额度为400亿元,利率为1.75%,期限1年,可展期两次,按照金融机构发放符合要求的贷款本金等额提供资金支持。试点金融机构为7家全国性大型银行,试点地区为浙江、江苏、河南、河北、江西5个省份。
202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等4部门决定延续实施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政策,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
4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尽快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次设立5000亿元的“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更大,支持领域更广,利率更低,在全国范围内均适用,是对前期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政策的扩容和升级,体现了政策对消费、养老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激发消费重点领域活力
“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是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分析认为,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了多个专项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服务消费、养老等领域的精准“滴灌”,提高货币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从各地银行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的落地情况来看,该工具有效响应市场需求,为养老市场各类经营主体纾困解难。随着政策工具逐步推进,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落地项目多地开花。
董希淼认为,5月7日央行公布的10项货币政策措施亮点较多,分别从总量、价格、结构等三个方面发力,及时回应市场呼声、引导市场预期,充分体现适度宽松的政策基调。其中,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助于强化对金融机构的政策激励,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的牵引带动作用,激励金融机构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服务。
全方位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和带动作用,不仅能为服务消费和养老行业提供资金支持,激发市场活力,其效力还有效传导到民生领域,提振服务消费和养老需求,释放更长期限的“压舱石”潜力。
“当前,我国经济政策的着力点在于扩大国内需求,大力提振消费,其中服务消费是消费升级扩容的重要着力点。”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5月7日的发布会上提到,为提升和改善服务消费供给,人民银行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工具,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并与财政及其他行业政策协同配合,更好地满足群众消费升级的需求。
记者注意到,各地相关专项再贷款项目发力范围逐步扩大,在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同时,全方位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例如,4月18日,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发文称,创新设立100亿元“焕新贷”支农支小再贷款专项额度,与省内“以旧换新”等政府补贴政策和地方消费提振活动协同发力,重点支持金融机构对“以旧换新”消费品相关制造企业和消费服务行业企业的信贷投放,如汽车、家电家具、通信设备等制造业企业,以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娱乐、养老等消费服务业企业。(刘小燕)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