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存续规模29.14万亿元,同比增加9.41%——
理财市场产品多元收益提升
近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季度报告(2025年一季度)》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银行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债券、非标准化债权、未上市股权等资产,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约20万亿元。银行理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定制化、个性化的金融解决方案,与银行信贷形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
《报告》显示,银行理财行业理财产品规模总体平稳。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市场共存续产品4.06万只,同比增加0.67%;存续规模29.14万亿元,同比增加9.41%。其中,理财公司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占全市场的比例达到88.33%。
一季度,我国银行理财市场继续呈现出总量扩张、结构优化的特征。理财资金通过投资债券、股权等资产,支持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包括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扩大内需、专精特新、基建投资等领域。理财行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充分发挥资金优化配置功能,多途径实现资金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对接。
普益标准研究员杨颀表示,今年一季度,经济回升向好为理财市场的扩张提供了坚实支撑。同时,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例会释放的宽松信号,进一步提振了市场信心,刺激资本流入理财市场,为产品规模和数量增长创造有利条件。从市场的实际表现看,市场活力和投资者信心持续提升。从产品结构变化看,开放式产品的显著增长反映出投资者对流动性和灵活性的需求在提升。宏观政策与投资者需求共同催化了一季度理财产品市场发展。
从理财产品投资性质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8.33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达97.22%,较去年同期增加0.57个百分点;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为0.72万亿元,占比为2.47%,较去年同期减少0.44个百分点;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相对较小,分别为0.08万亿元和0.01万亿元。
中国银行研究院银行业与综合经营团队主管邵科表示,固收类产品投资收益稳健,净值波动较小,是投资者资产配置的“压舱石”,占比往往较高。随着当前存款利率持续下行,更多追求稳健收益的资金流向固收类产品。
尽管市场不确定性因素上升,但一季度理财收益持续提振投资者信心。今年一季度,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2060亿元。其中,银行机构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20亿元;理财公司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1740亿元。普益标准研究员杨国忠认为,从去年12月开始,理财市场恢复明显,今年一季度的整体表现也较好,季度内理财全市场创造的收益高于去年平均水平。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日益多元,固收类占据主导,混合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不断满足投资者的差异化理财需求。
杨国忠认为,理财公司巩固低波稳健优势需从产品与风控双管齐下。在产品端,应持续优化投资策略,通过配置高评级债券、同业存单等低波动资产构建“安全垫”,同时创新产品设计满足客户多元化流动性需求。风控层面需严格把控底层资产质量,采用分散化投资策略降低单一资产风险,确保收益稳健性。理财公司需建立全周期投顾服务体系,通过透明化信息披露和定制化风险教育增强客户黏性,紧跟政策导向,避免短期化操作,以持续稳健的净值表现赢得投资者长期信任。(本报记者 王宝会)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