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广昌:小木耳长成大产业

2025-04-27 09:46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晨雾还未散尽,江西省广昌县甘竹镇湿润的空气中已弥漫着菌类特有的清香。在江西冠菌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种植基地的木耳种植大棚内,一茬茬黝黑肥嫩的木耳从一个个排列整齐的菌包中冒出头来。

  基地员工来回穿梭在成排的菌包之间,灵巧的双手在菌包间翻飞,不一会儿工夫,手中的空桶已被木耳填满。

  “广昌县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是木耳生长的天然温室,推广前景广阔。”基地负责人刘建平轻抚着菌包介绍。他与木屑供料打了15年交道,2023年从外地引进了木耳技术在广昌县试种。

  “公司已经和多家采购商签了销售合同,不愁销路。我们的木耳不仅畅销武汉、长沙、郑州等地,还供给木耳酱制作企业出口销售嘞!”刘建平自豪地介绍。

  如今,这个木耳种植基地总用地55亩,建成毛木耳大棚共计30亩24栋,已全部投入生产。基地每年生产菇筒150万筒,年总产值达600万元左右。

  通过发展木耳产业,朝华村及周边地区的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不仅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更让他们在家门口吃上了“产业饭”。43岁的甘竹镇朝华村村民黄雪梅,是基地的一名固定员工,主要负责喷水、通风等木耳种植管理工作。“相比以前在厂里上班,这里工作更轻松,时间更自由,产业发展好、待遇好,我们干劲也更足。”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朝华村党支部书记徐思荣算着经济账,自基地入驻以来,采取“企业带动+村集体发展+农户参与”的模式,带动该村60多户农户年收入增长1万至2万元不等,村里以租金入股,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村集体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在这片广袤田野上,涌动着增收致富的新希望。对于木耳产业下一步的发展,刘建平有了新规划。目前基地有150万筒种植规模,后期会增加到上千万筒,带动更多村民就业的同时,让乡村热土持续释放“致富”能量。(本报记者莫鑫)

[责任编辑: 刘晗旭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5月14日12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空计算卫星星座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5月14日12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空计算卫星星座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15
由贵州交投集团投资建设的贵阳至平塘高速公路正抢抓工期火热施工,项目工程整体进度已完成85%,施工建设进入冲刺阶段。
15
这是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湿地(5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初夏时节,位于山东省东营市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初夏时节,位于山东省东营市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15
5月13日,由西成客专陕西公司建设、中铁七局承建的西康高铁秦岭九天山隧道顺利贯通,这标志着西康高铁全线20座隧道全部贯通。5月13日,由西成客专陕西公司建设、中铁七局承建的西康高铁秦岭九天山隧道顺利贯通,这标志着西康高铁全线20座隧道全部贯通。
14
5月13日,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居民在镇雄纺织服装产业园制作防晒服。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地处乌蒙山腹地,近年来,当地将“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通过搭建“园区+工坊”平台、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畅通就业渠道等方式,多措并举促进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14
5月12日,完成改扩建工程的西安碑林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5月12日,完成改扩建工程的西安碑林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5月12日,完成改扩建工程的西安碑林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
14
在213国道汶川映秀段,由刘先友、刘明父子守护17载的民间植物园——汶川植物园蓬勃成荫,如同苔花绽放在岷江的高山峡谷间。在213国道汶川映秀段,由刘先友、刘明父子守护17载的民间植物园——汶川植物园蓬勃成荫,如同苔花绽放在岷江的高山峡谷间。
13
4月29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黄岗梁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林业人员在寻找蒙古郁金香。5月1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黄岗梁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一只昆虫落在蒙古郁金香上。
13
当日,中铁建大桥局承建的深江铁路关键性工程跨磨刀门水道主桥东主塔封顶。该桥横跨中山和江门两市交界的西江磨刀门水道,为140米高墩大跨斜拉桥。
12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