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条加持让成果转化更顺畅

2025-03-17 10:03来源: 人民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

全链条加持让成果转化更顺畅

  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变成市场应用的成熟产品,要从“最初一公里”走完“最后一公里”,哪个环节都不能少。

  为打通转化过程中存在的卡点堵点,多地通过建设承载园区、概念验证平台、推广应用场景创新等有力举措,不仅将转化项目“扶上马”,还想方设法“送一程”,科技成果转化越来越顺畅。

  加速源头转化技术“熟化”,搭建从“书架”到“货架”的桥梁

  从成果研发到市场应用,横亘着可行性验证、工程放大、示范推广等诸多关卡。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资源、政策和服务支持,全国多个地区搭建起“书架”走向“货架”的桥梁。

  在上海“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科研与创业实现无缝衔接,一批科创企业在这里完成“从0到10再到100”的拔节成长。

  一分钟做出漂亮的咖啡拉花,写起毛笔字有模有样……走进节卡机器人公司,协作机器人正忙个不停。企业自研的新一代协作机器人,已广泛服务于汽车、电子、半导体、新能源等行业的全球知名品牌的生产线。

  这家高新技术企业能够脱颖而出,离不开“大零号湾”的加持。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大零号湾”,他们能够与高校科研团队真正做到高效对接:上海交通大学的教授下课后,骑个车就能到达“大零号湾”的企业,做完科研项目,晚上还能回学校食堂吃上一口热饭,实现了“校内搞科研、校外搞科创”。

  不仅如此,节卡机器人公司还在政策、空间、产业、基金等方面获得了“大零号湾”的有效支持。

  据上海市科委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器建设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不论是初创期、成长期还是壮大期的企业,在“大零号湾”都能找到所需的技术、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截至目前,“大零号湾”累计汇聚1.3万余家企业,硬科技企业近4300余家,形成了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多地推动承载园区、概念验证中心、共性技术平台等扎实落地,加速源头转化技术“熟化”,实现精准转化孵化,弥补高校院所等科研机构研发成果与市场化、产业化、成果化之间的空白。

  托举“最初一公里”。北京市2022年以来布局建设26家概念验证平台,验证项目900余个,推动300余项科技成果落地北京。北京科技大学设置概念验证支持项目,已拥有189个概念验证企业合作伙伴和包含110项的概念验证项目库,其中首批30项概念验证项目已立项实施;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打造了快研发、快生产、快验证的短流程成果转化模式,5年间投资74个硬科技项目,累计推动300余项科技成果落地北京。

  畅通“最后一公里”。湖北省深入实施科技孵化服务“沃壤行动”,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全链条孵化体系,高效配置和集成各类创新要素,2025年,培育建设28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9家省级众创空间,全省孵化机构在孵企业超2.5万家。

  场景“牵线搭桥”,供需精准对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以应用场景驱动新技术推广应用,可有效破解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场、首用地缺乏的难题,为新技术、新成果、新设备提供市场化应用的“先行试水”。

  合肥国镜仪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镜仪器”)就是这项举措的受益者。

  扫描电子显微镜是纳米尺度下微观检测的核心高端仪器,广泛应用于高校科研、工业检测等领域,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的标配。

  去年10月,国镜仪器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冷场台式电镜。在该产品研制过程中,合肥市政府、科大硅谷平台公司、场景公司等多方力量,为国镜仪器新技术提供了“看得见用得上”的真实验证环境,很快验证了技术产业化应用的可行性,增强了用户采购该技术的信心。

  场景“牵线搭桥”,供需精准对接,同样的故事在湖北上演。

  十沣科技公司在工业仿真软件技术领域积累深厚,但由于缺少应用场景,影响软件的更新迭代速度。在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帮扶对接下,湖北的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的企业向该公司开放应用场景。仅用了6个月,公司就和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成立了智能工业软件研究所,相关工业软件快速在湖北落地应用。

  从中央到地方,近年来纷纷推出场景驱动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措施——

  去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提出“制定场景创新计划并面向科技创新企业开放,举办场景驱动的全球技术转化大赛”;广东珠海发布《珠海市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若干措施》,将应用场景创新写入促进成果转化政策……

  多地主动设计、开放一批创新场景——

  北京市以场景创新促进科技创新为主线,去年累计发布应用场景619项;上海市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兴产业,系统化推进场景创新工作,发布多个应用示范场景名单、开展供需对接工作部署……

  受访专家表示,应用场景驱动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对接市场期望与企业科技成果产品供给,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摸清家底、把脉价值、盘活家产,为专利转化运用扫清障碍

  成果转化过程中,许多科研机构和企业都曾遇到过这样的尴尬:价格没谈拢、企业担心亏本等各种顾虑,无法达成一致。

  “先使用后付费”,打破了僵局。

  王诗文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在校期间曾与导师共同申请多项专利。毕业后,他依托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创立了北京浮力科技有限公司,主攻水下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专利转让时,却遇到了麻烦事:公司资金不足,无法一次性支付较高额度的专利转让费或使用费。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有关负责人很为难:如果学校要求王诗文一次性支付专利转让费或使用费,对初创企业的资金压力过大;但如果以很低的价格将专利转让或者许可,对于学校来说又有决策风险和潜在收益损失。

  鉴于这种情况,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过与王诗文及其导师协商,采用了“零门槛+里程碑支付+收入提成”的方式实施转化。许可费按每台套专利产品提成一定金额计算,费用按年度分3次阶段性支付。这样既降低了学生创业门槛、推动了成果转化,又保证了学校的未来收益。

  目前,北京市通过“先使用后付费”政策已累计推动高校院所400余项专利许可给70多家中小微企业使用。

  为有效破解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化难、中小企业技术获取难问题,一些地方探索实施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一对多”的专利开放许可等措施。

  在湖北,政府部门实行优化产业专利导航和专利信息共享机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将科技成果中所涉及的知识产权,以开放许可方式在信息平台发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在上海,全市大力推进存量专利盘点工作,并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构建多层次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通过深入开展“存量专利”盘点盘活,该市4.3万余件专利进入国家可转化专利资源库,累计转化7600余件。据统计,2024年上海的科研机构知识产权类技术合同成交6773件,较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发布前增长21%。

  摸清家底、把脉价值、盘活家产,更多专利成果正在更好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本报记者 刘诗瑶 本报记者吴月辉、喻思南、谷业凯、姜泓冰、范昊天、李俊杰参与采写)

[责任编辑: 刘晗旭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那曲,地处西藏自治区北部,因境内怒江上游支流那曲河而得名,也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如今,市区主干道、公园、广场、居民家门口、苗圃试验基地里,一棵棵高山柳、云杉、沙棘扎根生芽,为这座城市增添生机。
09
当日,作为“十四五”国家重大交通枢纽工程的厦门翔安国际机场空管塔台主体结构正式封顶。据了解,厦门翔安国际机场计划于2026年底通航,届时,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5万吨、飞机起降38万架次的使用需求。
09
当日,经石家庄海关所属沧州海关查检合格,河北泊头东方果品有限公司出口的2500余箱鲜梨启运阿根廷,为河北鲜梨首次出口阿根廷。当日,经石家庄海关所属沧州海关查检合格,河北泊头东方果品有限公司出口的2500余箱鲜梨启运阿根廷,为河北鲜梨首次出口阿根廷。
08
5月7日,在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校园科技节活动上,同学们与机器狗互动。当日,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举办以“智创未来,筑梦乡村”为主题的校园科技节活动,通过一系列科普项目展示,让学生们感受科技魅力。
08
4月29日,王汝芳(右)和崔恒霞(左)与服务对象江爷爷拍照、录影,上传系统进行记录。
08
近期,海南自贸港重点项目——三亚河口通道工程项目提速推进,该项目是海南三亚首个水下隧道工程,由中铁二十局承建,隧道总长度3.118千米。近期,海南自贸港重点项目——三亚河口通道工程项目提速推进,该项目是海南三亚首个水下隧道工程,由中铁二十局承建,隧道总长度3.118千米。
07
当日,由中国铁建大桥局参建的浙江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双屿门特大桥六横侧索塔塔高突破200米,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由多座桥梁及连接线构成高速公路通道,包含双屿门特大桥、青龙门特大桥两座世界级跨海大桥。
07
截至5月4日,本届广交会共吸引来自219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8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去年同期增长17.3%,创历史新高。截至5月4日,本届广交会共吸引来自219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8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去年同期增长17.3%,创历史新高。
06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