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迎难而上砥砺前行

2025-01-02 09:44来源: 经济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这一年,中国经济顶压克难,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交出了一份“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答卷,来之不易。

  回首2024,发展历程很不平凡,取得成绩令人鼓舞,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展望2025,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从“难中求成”中读懂形势,从“以进促稳”中看清态势,从“长期向好”中把握趋势,是观察中国经济的三个重要关键词。

  “稳”的基础得到巩固

  2024年,中国经济在“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情况下谋求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较以往更为复杂。

  向外看,国际局势变乱交织,地缘冲突延宕升级,“脱钩断链”愈演愈烈,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向内看,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

  面对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沉着应变、综合施策,特别是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随着存量政策持续显效,增量政策有效落实,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社会预期显著改善,10月份、11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回升向好,2024年经济运行呈现出“前高、中低、后扬”走势。

  经济持续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95万亿元,同比增长4.8%,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超130万亿元。经济增量逐季扩大,一、二、三季度分别达到1.19万亿元、1.22万亿元、1.29万亿元。

  就业物价总体稳定。2024年前11个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截至2024年10月底,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132万人。随着经济恢复发展,供需关系改善,物价水平温和回升。2024年11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0.3%,连续两个月涨幅扩大。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2024年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国家外汇储备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表示,预计2024年我国经济增长约5%,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接近30%。

  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报告认为,尽管面临多重挑战,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仍然保持4.8%的强劲增长,并上调中国经济全年增长预期至4.9%,较6月份的预测上调了0.1个百分点。

  “进”的势头有效延续

  以稳应变、以进促稳。中国经济既有量的增长,更有质的提升,向“新”向“绿”向“强”的特征更加鲜明。

  1.4万亿斤!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迈上新台阶,粮食安全底气更足。

  40亿人次!2024年前11个月,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量创历史新高。

  1000万辆!2024年11月14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加速跑”中迎来新的里程碑。

  制造业企业总量首次突破600万家、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1500亿件、5G移动电话用户数突破10亿;首艘国产大邮轮正式开启商业首航、全球首套5G及6G天地一体网络低轨试验卫星发射入轨、全球首台单机容量最大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

  一个个“首次”、一项项“突破”,展现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巨大市场容量、广阔发展空间和蓬勃活力,标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定向前的一个个脚印。

  创新增添动力。

  2024年以来,科技创新持续赋能,传统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统筹推进,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新质生产力不断创造新增长点。2024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跃升至第11位,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也是拥有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最多的国家。全球新晋22座“灯塔工厂”中,有13家位于中国:有首家液态奶、首家风能设备、首家核电、首家煤矿机械、首家轨道交通设备的“灯塔工厂”等。

  改革激发活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全会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就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建设美丽中国等各领域作出系统布局。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加快推出,有效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

  开放释放潜力。

  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首次在全国范围对跨境服务贸易建立负面清单管理,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对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给予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制度型开放含金量持续提升,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加速释放。

  “好”的方向没有改变

  展望2025年,“十四五”规划迎来收官之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要准确把握我国2025年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难度仍然较大;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市场潜力大、经济韧性强等有利条件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

  政策更加给力。2025年我国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在政策力度上将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大财政支出强度,确保对经济增长形成强有力拉动。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将进一步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推动资金更快流向实体经济。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

  改革持续发力。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郭春丽认为,在超常规逆周期、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支持下,国内市场潜力有望加快释放,独特的内循环优势将进一步彰显,要素禀赋升级推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和动力,都将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撑。

  我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经济发展具备强劲的内生动力。

  坚定信心、精准施策,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大趋势就能不断巩固和加强,中国经济巨轮将驶向更加壮阔的光明前程。(熊 丽)

[责任编辑: 刘晗旭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浙江仙居下汤遗址、甘肃临洮寺洼遗址、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陕西宝鸡周原遗址、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入选。
25
这是4月24日拍摄的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彭水隧道贯通仪式现场(无人机照片)。4月24日,随着最后一声爆破轰鸣,历经1500余天,由中铁十二局承建的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全线最长隧道——彭水隧道双洞顺利贯通。
25
4月25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和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全家福”。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对接后,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
25
当日,以“拥抱创新 共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帷幕。当日,以“拥抱创新 共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帷幕。
24
4月23日,无人驾驶插秧机在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南洲镇班嘴村农田里作业。当日,十余台无人驾驶插秧机在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南洲镇班嘴村的农田里作业。当日,十余台无人驾驶插秧机在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南洲镇班嘴村的农田里作业。
24
4月17日,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长江江豚繁育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唐斌(右)和训练员给长江江豚做B超。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集团长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通过不间断的增殖放流,帮助中华鲟延续物种,自1984年开启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至今,已累计放流各种规格中华鲟超650万尾。
24
执行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陈冬、陈中瑞、王杰3名航天员组成。执行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陈冬、陈中瑞、王杰3名航天员组成。执行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陈冬、陈中瑞、王杰3名航天员组成。
23
这是4月22日在海南省澄迈县马村港散货码头拍摄的海军海南舰(无人机照片)。4月22日,在海南省澄迈县马村港散货码头,海南省为海军海南舰举行欢迎仪式,欢迎海南舰“回家”。
23
在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之际,很多读者选择与书相伴,在国家图书馆内读书、学习。在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之际,很多读者选择与书相伴,在国家图书馆内读书、学习。在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之际,很多读者选择与书相伴,在国家图书馆内读书、学习。
23
新华网发(建瓯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绍兴十七年(1147年),18岁的朱熹带着母亲与老师们的期望,回到建州贡院参加州试。新华网发(葛悦月 摄)  这三座建筑被当地人称作“三朱”建筑群,是朱子理学符号的文化象征。
22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