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复杂生命或于21亿年前出现

2024-08-01 10:43来源: 科技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最新研究为叶状大型化石的生物学亲和力提供了强有力证据。

  图片来源:法国普瓦捷大学

  科技日报北京7月31日电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普遍认为,动物最早于6.35亿年前出现在地球上。但由英国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中非大西洋沿岸加蓬附近的法兰西维利安盆地,发现了约21亿年前可能存在更早生态系统的证据。这一发现意味着,地球上复杂生命出现时间或许比之前认为的早约15亿年。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前寒武纪研究》杂志。

  最新论文主要作者、英国卡迪夫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的欧内斯特·启-弗鲁博士指出,海洋中磷和海水中氧浓度的增加与约6.35亿年前的一次生物进化事件有关。在最新研究中,他们对法兰西维利安盆地约21亿年前的海洋沉积岩开展了地球化学分析,发现了地球上复杂生命进化的第一批环境证据。此前,对于此处的化石体是否为大型生物化石体,科学家一直未能达成广泛共识。

  研究团队认为,刚果和圣佛朗西斯科克拉通(前寒武纪形成的稳定陆块)的碰撞及合并成一处,产生了独特且丰富的水下火山活动。这些活动限制甚至切断了这部分水域与全球海洋的联系,在此形成了一个营养丰富的浅内海,为复杂生物进化创造了一个营养丰富的“实验室”。

  在这一局部环境中,蓝藻的光合作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很活跃,导致当地海水被氧化,产生大量食物资源。这些光合作用和食物资源提供了足够的能量,促使动物体型增大,并出现了在原始简单动物样生命上观察到的更复杂行为。然而,这一水域的孤立性,以及周围恶劣的环境,可能阻碍了在此诞生的复杂生命形式扩散到全球。

  弗鲁指出,他们的观测结果表明,地球上复杂生命可能分两次进化。第一次是在21亿年前大气氧含量首次大幅上升之后;第二次是在此后约15亿年大气氧含量第二次上升之后。

  尽管第一次产生的复杂生命未能在全球“遍地开花”,但第二次进化创造了人们今天在地球上看到的动物多样性。(记者刘霞)

[责任编辑: 焦子原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是10月24日在京港澳高速耒宜改扩建工程宜章段施工现场拍摄的宜章北枢纽互通(无人机照片)。近日,京港澳高速耒宜改扩建工程宜章段右幅主线建设进入冲刺阶段,中建五局施工人员正抓紧铺沥青,为12月底如期拉通奠定基础。
25
10月24日,由中铁十四局和铁建重工集团联合打造的“龙岗二号”盾构机在湖南长沙下线。这台盾构机整机长约117米,总重量约3600吨,开挖直径14.31米,将应用于深汕高铁龙岗隧道建设。
25
深秋时节,各地秋色斑斓,美如画卷。
25
10月23日22时3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十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4
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到河池市宜州区的鱼宜高速公路全长115公里,于2021年开工建设,目前项目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5年底实现全线半幅贯通。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到河池市宜州区的鱼宜高速公路全长115公里,于2021年开工建设,目前项目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5年底实现全线半幅贯通。
24
10月23日,游客在江苏南京明孝陵景区石象路观赏秋景(无人机照片)。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
24
车辆准备通过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边检站(10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来自珠海边检总站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以来,截至今年10月22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往来粤港澳三地的旅客数量已超过9334万人次,车辆累计超过1942万辆次。
2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