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莱西——三产融合提升特色产品附加值

2024-08-01 09:37来源: 经济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莱西市院上镇村民正在采摘葡萄。 魏 康摄

  “走!带你看个好光景!”一大早,青岛莱西市姜山镇姜山新村党委书记迟德强兴奋地说。

  从姜山新村向北驱车5分钟,便来到胶东半岛最大的内陆淡水湿地——姜山湿地,习习微风吹拂,水面波光粼粼,偶有阵阵涟漪,仔细一看原来是有小龙虾不时露出水面挥舞双钳觅食。

  小龙虾是南方特产,为何北方也出产南方虾了?“不光能产,品质甚至还高出一截来!今年咱村自产的第一批小龙虾已经上市了。”面对记者的疑惑,迟德强颇为自豪。

  背靠姜山湿地水资源优势,看准了小龙虾这一餐饮“顶流”,姜山新村从2023年起联合邻村保驾山新村,从江苏盱眙引进专业水产养殖公司,三方合资开始首次规模化养殖小龙虾尝试。得天独厚的近野生自然条件,加之北方水温低生长周期长,出产的小龙虾肉质紧实弹牙,一上市就颇受欢迎。

  而在莱西市河头店镇高格庄大闸蟹养殖基地,生产经理郭建正在指挥工人管理水草,以适应大闸蟹生长所需的清洁水质。郭建介绍,这已经是南方大闸蟹“落户”莱西的第二年,今年在试养成功的基础上扩大规模,投放8.6万尾蟹苗,预计10月份上市,总产值将达300万元。

  在莱西,像“南虾北养”“南蟹北养”的乡村特色产业正逐渐兴起。“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带动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作用明显。”莱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迟宗兴表示,“作为‘莱西经验’诞生地,我们不想错过这个‘强村共富’的机会。”

  据悉,莱西市围绕推动“强村共富”,以“乡村公共资源+强村共富公司”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为引领,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抓手,聚焦挖掘农村资源、提升资源价值、完善配套运营等关键点快速破局,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了一批乡村优势特色产业。

  这几天,在莱西市马连庄镇西瓜种植基地,碧绿的藤蔓上,滚圆碧翠的麒麟美都西瓜整齐排列,基地负责人徐菊珍正忙着采收,这也标志着又一南方品种今年在莱西成功落地。“184个西瓜种植大棚,一个大棚就能产出两三千斤,总产量能达到五六十万斤。”徐菊珍说。

  黑桑葚挂满枝头娇艳欲滴、碧根果树枝繁叶茂长势喜人、不同品类的菌棒出菇如雨后春笋、培养皿中羊肚菌丝等待“农民科学家”进一步分离……盛夏时节,行走在莱西,能感受到“一村一品”串联起的乡村特色产业正焕发生机与活力。

  乡村产业引进来,更要可持续。莱西市在立足资源禀赋,引入乡村特色产业基础上,注重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扎根“土”,体现“特”,形成“产”,从发展单一产品向发展多元产业转变,从发展一产向一二三产业融合转变。

  走进莱西市院上镇徐家屯村,只见一串串紫黑色葡萄挂在碧绿的藤蔓上。葡萄大棚里,种植户徐源壕正趁着晴好天气给葡萄除叶,以此增加光照提高葡萄糖度。

  “得益于气候、土壤适宜,村里种出来的巨峰葡萄颗粒饱满、口感甘甜,深受消费者欢迎。”徐源壕说,“我种了3个大棚的葡萄,现在市场价30多元一斤,一年就能收入30万元左右。”而在不远处的九顶庄园,这里的2200余亩酿酒葡萄正繁茂地生长着,工人们忙着抹芽、夹枝。依托九顶庄园、归璞酒庄等产业基地,当地发展酿酒葡萄66.67公顷、无核葡萄4.67公顷,年产量达500余吨。

  院上镇副镇长刘文娟介绍,通过对葡萄全产业链进行文化创意植入,开展葡萄采摘、红酒酿造、户外烧烤等文旅活动,为游客提供丰富的休闲体验,形成了“种植+酿造+文旅”产业链,带动周边村庄村民就业100余人,实现村集体和群众增收200余万元。

  从单纯葡萄种植基地到葡萄酒业内知名品鉴地,从葡萄酒地区销售集散地到胶东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葡萄全产业链的培育提升,是莱西市以乡村特色产业推动三产融合的一个缩影。

  莱西市积极延伸和拓展产业链,将基础农产品转化为高价值商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促进农业产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在乡村特色产业经济带动下,莱西市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的新村达到98.2%,100万元以上的占35.1%。

  此外,为破解农产品多而不强、大而不优、品牌有而不响问题,莱西市依托镇村共富公司,甄选域内特色农产品整体包装推介,打造“莱西有礼”区域公用品牌,推动品牌化、精品化、规模化发展。目前,共集纳产品8个大类、“土特产”160余种,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226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1个,持续扩大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好风景”引来“好钱景”,好产业带来好日子。“今年我们又投放了230万尾虾苗、2万多斤大闸蟹苗,预计小龙虾产量将达60吨,大闸蟹产量将达100吨。”迟德强说,“初步估计仅水产养殖一项便可为两村集体增收超30万元,带动30多户养殖户年均增收3万元。”(刘 成)

[责任编辑: 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7月11日,在位于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的一处物流转运中心,工人分拣快递。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地处赣东北,是“四省通衢”之地,沪昆高速、320国道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明显。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地处赣东北,是“四省通衢”之地,沪昆高速、320国道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明显。
13
7月12日,演员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蒙兀室韦苏木奥洛契庄园的油菜花海中表演节目。
13
7月12日,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街道一家舞蹈培训机构,孩子们在练习舞蹈动作  暑假期间,孩子们通过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暑期生活,畅享快乐时光。暑假期间,孩子们通过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暑期生活,畅享快乐时光。
13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
12
10日中午12时40分,该基地剖腹诞生了第一头克隆牦牛,体重33.5公斤。这头新出生的克隆牛犊个头比正常新生牛犊较大,全身通黑,能够正常行走,目前身体状况良好。
12
入夏以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市场持续火热。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7月8日,游客在恩施土家女儿城景区体验民族服饰。
12
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县城是一座“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国家4A级景区,穿城而过的贡水河两岸夜景远近闻名。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县城是一座“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国家4A级景区,穿城而过的贡水河两岸夜景远近闻名。
11
青岛老龙湾海域,船艇列队参加海上巡游活动(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青岛小麦岛附近海域,市民和游客乘坐帆船参加海上巡游活动(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
11
近日,沈阳迎来持续高温天气。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7月10日,在沈阳中街,游人从冷饮宣传海报前经过。近日,沈阳迎来持续高温天气。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11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新华社记者 厉彦辰 摄  作为我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90后”航天员,宋令东感慨:“打开舱门那一刻,就是圆梦时刻。
10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