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护航”高质量发展,财政政策如何发力、效果怎样?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如何推进?在3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作出详细阐释。
“近年来,财政部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持续优化财政政策供给,加强战略任务资金保障,强化财税制度支撑,深化国际财金合作,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说。
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优化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助力经营主体轻装上阵,今年进一步提高政策精准性、有效性;合理审慎确定赤字率;党的二十大以来,累计新增安排专项债券11.35万亿元,支持补短板、惠民生领域建设项目9万个左右;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产业等政策协同配合……
“我们加强和改进财政宏观调控,连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组合运用赤字、专项债券、财政补助、贴息、税收等多种政策工具,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王东伟说。发布会上,财政部综合司司长林泽昌介绍了一组数字,彰显今年以来财政政策力度——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约13.7万亿元;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8.99万亿元,占年初预算的88.1%;去年1万亿元增发国债已全部下达地方,基本都已落实到项目上;今年安排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项目,截至7月24日已发行4180亿元……
下一步财政政策如何发力?林泽昌表示,将加大政策实施力度,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加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持续强化基本民生保障,加强财政收支管理。
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的预算安排中,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卫生健康这四个领域的财政支出位列前四,合计占比近50%。认真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小钱小气、大钱大方”,把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促发展、保民生。
“我们注重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加大对科技、教育、农业农村、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的投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更浓。”王东伟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针对近期备受关注的消费税改革、地方税体系建设,王东伟介绍,总体来看,将拓展地方税源,适当扩大地方税权,规范非税收入管理。
“深化论证具体改革方案,成熟一项、推出一项。”王东伟说。
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是政府间权责划分的基本组成部分。
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作出一系列新部署,具体涉及收入划分、转移支付、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等方面。
“财政部将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着力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坚持不懈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任务落实,更好调动两个积极性。”王建凡说。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记者申铖)
7月8日,广州市公安局“平安广州宣讲团”组织学生等走进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近距离感受水上警察装备和救援技能,在互动体验中学习安全知识。据介绍,平安广州宣讲团成立至今已有10年。截至目前,已举办近300场宣讲活动,走进社区、农村、学校、企业、机关等场所,带给大家“听得懂、记得住、愿意主动传播”的安全知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