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大行交出稳中向好“成绩单”

2024-04-03 09:43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营收良好、风险可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

国有大行交出稳中向好“成绩单”

  近期,多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陆续披露了2023年度经营业绩报告。总体来看,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交出了一份稳中向好“成绩单”:关键指标持续向好,不良率有所下降,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加大,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

  多项指标保持稳健

  过去一年,国有大行营收状况良好。中国银行去年全年实现营收6228.89亿元,同比增长6.41%。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实现了3425.07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2.25%。中国建设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增幅12.64%,占资产总额比重较上年提升1个百分点;债券投资增幅13.02%,占资产总额比重提升0.49个百分点。

  不良贷款率下降,风险管控成效显著。截至2023年末,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0.83%,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至1.27%;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均为1.33%,较上年末分别下降0.04个百分点和0.02个百分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分别减少0.02个百分点和0.01个百分点至1.36%和1.37%。

  受市场利率下行、持续让利实体经济等因素影响,多家国有大行净息差有所下降。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表示,2023年末,农业银行贷款收息率3.79%,较上年下降了30个基点,和行业趋势和可比银行基本一致,主要是支持实体经济、主动向实体经济让利的结果。

  邮储银行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加快培育差异化的增长极,2023年取得了一些逆周期的显著变化。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介绍,逆周期的显著变化集中体现在净息差维持在2%以上;净利息收入增幅达3%,比2022年度的增幅提高了1.44个百分点。展望2024年,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的趋势仍然可能延续。邮储银行将打造差异化增长极,保持贷款规模适度增长。

  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国有大行年报中体现了更多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

  工商银行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制造业、科创、绿色、普惠、乡村振兴及个人消费等领域贷款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民营有贷户较快增长。

  交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服务扩内需促消费,稳步提升普惠金融业务发展质效。交通银行年报显示,报告期末,普惠型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余额分别较上年末增长29.38%、24.8%,较2020年末增长159.99%、54.94%;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581.1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6.25%,增量创历史新高。

  建设银行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充分发挥金融输血造血功能。该行董事长张金良介绍,2023年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新增2.66万亿元,承销政府类债券超2万亿元。精准滴灌重点领域,持续加大制造业、绿色、涉农、幸福产业、供应链、消费等重点领域金融供给,做好“专精特新”和科创企业服务,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农业银行创新适用于县域地区的产品和服务,不断增强在县域地区的服务能力。“农行网点2.3万个,1.3万个在县域,1万个在城市,城乡间的客户基础和机构布局较为均衡,这是农行的最大特色,也是农行最大的竞争优势。”谷澍介绍,2023年,县域贷款全年新增1.45万亿元,增量占全行贷款增量的50.8%。

  全球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2023年,国有大行持续提升国际化水平,全球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国际化经营网络不断拓展。截至2023年末,中国银行境外机构覆盖64个国家和地区。中行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累计跟进公司授信项目超过1000个,累计提供授信支持超过3160亿美元。2023年,工商银行境外人民币的清算行增加到11家,已在4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13家境外机构,在30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设立了259家分支机构,并通过参股标准银行间接覆盖到了非洲20个国家。

  支持稳外贸稳外资更加有力。工商银行去年为境内的重点外贸外资企业发放表内外融资超1.1万亿元;扎实服务外贸新业态,去年办理的跨境电商支付业务超过2000亿元,同比增长48%。建设银行助力金融高水平开放,全年贸易融资投放量1.82万亿元。

  跨境人民币的服务优势持续巩固。2023年,中国银行境内分行跨境人民币结算量12.8万亿元,同比增长23.3%;积极助力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2023年中国银行境外机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44.5万亿元,同比增长114.65%。建设银行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全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4万亿元;积极推动境外人民币市场建设,英国人民币清算行累计清算量突破87万亿元,保持亚洲地区以外最大人民币清算行地位。(徐佩玉)

[责任编辑: 金昱希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车辆准备通过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边检站(10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来自珠海边检总站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以来,截至今年10月22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往来粤港澳三地的旅客数量已超过9334万人次,车辆累计超过1942万辆次。
23
当日,空中客车公司在中国也是亚洲的第二条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在天津投产。据悉,空客二线项目总占地约30万平方米,包括总装厂房、喷漆机库、最终装配及工作组机库等13个单体建筑。
23
10月22日,湖北省武汉市的东湖风景区在夕阳和晚霞的映衬下,壮美如画。新华社记者 沈虹冰 摄  10月22日,湖北省武汉市的东湖风景区在夕阳和晚霞的映衬下,壮美如画。新华社记者 沈虹冰 摄  10月22日,湖北省武汉市的东湖风景区在夕阳和晚霞的映衬下,壮美如画。
23
金秋时节,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世纪田园粮食功能区的3000多亩水稻迎来丰收,金黄的稻田、飞驰而过的高铁列车和远处的城市天际线构成了独特的城市田园画卷。金秋时节,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世纪田园粮食功能区的3000多亩水稻迎来丰收,金黄的稻田、飞驰而过的高铁列车和远处的城市天际线构成了独特的城市田园画卷。
22
时下,新疆和田地区的胡杨迎来最佳观赏期,成片换妆的胡杨林与水天相映,共绘金秋美景。时下,新疆和田地区的胡杨迎来最佳观赏期,成片换妆的胡杨林与水天相映,共绘金秋美景。
22
10月21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的棉田中,棉农在固定棉花包。金秋十月,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187万亩棉田迎来采收高峰,雪白的棉海一眼望不到头。金秋十月,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187万亩棉田迎来采收高峰,雪白的棉海一眼望不到头。
22
在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继能源站,工作人员检查、记录设备运行情况(10月19日摄)。为应对冷空气影响,山西省太原市于10月19日提前启动供热工作,并通过加强巡检、24小时监控等措施,保障群众温暖舒适过冬。
21
10月20日,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检修人员在古泉换流站进行检修作业。10月17日至10月23日,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受端站——安徽宣城古泉换流站迎来年度停电检修。
21
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龙羊峡库区地处黄河上游,依托库区丰富的冷水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当地发展起小银鱼特色渔业。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龙羊峡库区地处黄河上游,依托库区丰富的冷水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当地发展起小银鱼特色渔业。
21
10月18日,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钟祥镇龙桥社区,村民在四川农业大学科技示范点整理收获的香稻。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2025年全国秋粮收获近七成。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2025年全国秋粮收获近七成。
20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